国学经典

卢德铭:秋收起义总指挥22岁牺牲毛主席痛呼“还我总指挥”
发布日期:2022-08-04 00:57 来源:未知 阅读: 次
感谢他的无私付出,感谢他的英勇无畏,正是因为他的挺身而出,才让革命的星星之火,有了燎原的机会。
他就是卢德铭,作为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官,他为了保全大部队,牺牲在了异乡的土地上。看着他倒下的悲痛不已,大呼“还我卢德铭,给我三个师都不换”!如此少年英豪,去世时仅有22岁,也难怪引得毛主席会如此伤心。
1905年,卢德铭出生于四川自贡,一个富裕家庭里。生逢乱世,他不愿只做一个为了生存,而留在乡下躲避战乱的乡绅富豪。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士兵,保家卫国。
好在,卢德铭的家人很重视教育,也有足够的精力和钱财让他读书,七年私塾,两年高等小学堂,1921年毕业后成功考取了成都公学。
那年刚刚诞生的中国没有一兵一卒,满腔抱负的人,开始探索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念去拯救中国。
恰逢当时国内军阀独大,吞并分裂时常发生,以蒋介石为代表的,和刚刚诞生的互相需要,于是第一次国共合作达成。
国共合作之初,需要大量的军事人才,所以当时国内最好的军校,黄埔军校公开招生,当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,传到卢德铭的耳朵里的时候,他欣喜若狂连忙跑回家里,和父亲商量去军校读书的事情。
卢德铭的父亲听闻他要投笔从戎,大为不满,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儿子读书,是希望他能走仕途或者经商,可不是为了让他上战场去挨枪子儿。
面对不愿让自己离开的父母,卢德铭并没有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,他循循善诱,用言语开导不愿自己离去的父母,并邀请父亲最好的朋友前来劝说。
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,最终卢德铭的父母含泪同意了,1924年春节后,卢德铭收拾行囊和同学们乘船赶赴军校,因为交通不便,从蜀地出发,卢德铭经过六个月的长途跋涉,好不容易才来到了广州。
来到广州时,卢德铭很不幸的错过了开学的日子,几番周转后,他拿着李筱亭先生的,介绍信来到军校,好不容易拥有了一次面试的机会,经过面试卢德铭得以进入了黄埔军校学习,卢德铭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,在校期间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。
军校的生活艰苦而又充实,不同于旧时代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”的学生,卢德铭会阅读一些国外书籍,比如《马克思传》,为了了解国内局势新的政治动向,卢德铭每个月都会阅读最新的《新青年》杂志。
卢德铭也常常参加军校的政治生活,当杀害廖仲恺时,卢德铭登台演讲,慷慨激昂的言论让台下的学生感同身受,当卢德铭说到伤心之处时,不禁泪流满面。
当孙中山来校视察时,蒋介石还曾在众人面前夸奖卢德铭,并且告诉全校师生,要以卢德铭为学习的榜样。
一年后卢德铭学成毕业,因为学校期间热爱阅读《新青年》等书籍,所以毕业后便自然而然地加入了。
1926年,卢德铭加入叶挺麾下,成为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的一名士兵,随叶挺进入湖南与割据一方的军阀吴佩孚作战,卢德铭作为新兵一点也不怯场,他有勇有谋,把在军校里学习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了战场上。
在攻克攸县的时候,卢德铭带领部队坚守阵地,为主力部队攻克攸县创造了条件,在平江战役中他出其不意,绕到敌后伏击敌人布兵薄弱的地方,成功赢得了战争的胜利,卢德铭在战争中不怕牺牲,身先士卒,立下了不少的战功。
提起卢德铭,叶挺将军也赞叹连连,称赞卢德铭“不是我在指挥卢德铭,而是他在指挥着我打仗。”
经此一役独立团名声大振,卢德铭也升任了2营营长,后来卢德铭在独立团屡建奇功,很快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家,年纪轻轻就有这般才能,任谁看到卢德铭都会觉得他前途无量。
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的预兆已经越来越明显了,北伐战争胜利,统治者看着越来越兴盛的,心里已经变得没有底了,这支红色队伍似乎越来越不受控制了。
这年6月,卢德铭接受命令驻守武昌,这时候革命警卫团成立,这支由大多数员组成的队伍,是人未雨绸缪的结果。
8月1日,南昌起义爆发,长期忍受人欺压的,终于在这一刻忍无可忍。如果不去反抗红色革命将无法存续,南昌起义爆发,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。
作为的后备力量,这天晚上警卫团收到了两封电报,一封是号召前来参加起义,一封是发来让警卫队前往九江待命。
作为警卫团的团长,卢德铭立即做出了决定响应南昌起义,经过一晚上的研究,卢德铭几人确定了行动路线,带领警卫队前往南昌。因为路途遥远当他们赶到南昌时,起义的残存部队已经离开了南昌。与部队失去联系的卢德铭等人,几经周折才联系到了组织。
因为卢德铭有实战经验,所以组织希望卢德铭,就任南昌起义残部的指挥官,安顿好了跟随的警卫队后,在发起的下,卢德铭和他的几位革命伙伴东躲西藏,打扮成当地农民,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中转站长沙,后再坐火车前往武汉。
南昌起义的失败,让党内的领导同志们认识到了,想要取得革命的胜利,首先就得有自己的军队。这时我们伟大的领袖,清醒地认识到了,人在城市搞革命是很难成功的,学习苏联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是行不通的。
卢德铭等人来到武汉后,组织决定让卢德铭等人原路返回,回修水找到警卫队一起参加秋收起义。
带着组织的托付,卢德铭等人越过重重封锁,平安回到了修水,部队在这里休养生息,当他们回去时同志们不仅没有趁乱离开,反而革命热情高涨。
为贯彻八七会议精神,积极做好秋收起义的具体工作事宜,把可以命令的军队重新编制,卢德铭所率领的警卫队被编入第一团,并任命为总指挥。
1927年9月9日这一天,一面绣有镰刀斧头的工农革命军旗立了起来,所领导的秋收起义开始了,卢德铭所率领一团在次日攻下朱溪厂,首战告捷,这一天正是中秋佳节。
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容易成功的事情,内外局势紧张,的内部也发生了严重的分歧,14日,主张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,通知军队转移到文家市,卢德铭决定听从毛委员的命令,而队伍里的另一名同志余洒度却不愿意。
于是卢德铭不顾同伴劝阻,坚持率领部队前往文家市会军,在一次会议上,提议建立革命根据地,说革命要有根据地,就像人要有屁股,当疲惫时革命根据地,可以为队伍提供休息的地方。
卢德铭坚定地站在了这一边,支持毛政委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,他说“我完全赞成毛政委的决策,现在敌人兵强马壮,我们去攻打大城市无异于以卵击石,唯有向井冈山进军才能保存实力,为以后的胜利储蓄力量。”
卢德铭的一番话让如遇知己,两人一个是湖南人,一个是四川人,同样爱吃辣子的两人拥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,惺惺相惜更能形容他们的关系。
卢德铭凭借自己多年领兵在军中的威信,为的决策通过做出了极大的贡献,那天他们迎着朝阳来到了芦溪河,这时敌人也闻风而动,在山口岩和白泥岭之间,尾随阻击队伍的后续部队。
遭遇偷袭的第三团团长苏先骏,在这种突发状况竟然一时分不清敌友,走在前面卢德铭听到后头的枪声时,立即做出了反应,为了不让辛苦建立起来的部队白白牺牲,也为了走在前方的队伍能够平安。
卢德铭不顾身边亲信阻拦,带领一个连的兵力返回枪战发生地,强将无弱兵在卢德铭的带领下,士兵们杀破重围成功逃脱。
可卢德铭却很不幸的被一颗子弹击中,击中要害的这一颗子弹,使卢德铭再无生还的可能。
就这样一代英豪殒命在芦溪的土地上,有人说卢德铭如果没有牺牲,十大元帅里必然有卢德铭的姓名。
听闻卢德铭牺牲悲痛不已,他不仅少了一位能打胜仗的总指挥,也少了一位知己,卢德铭的生命永远的定格在了22岁,少年英雄为革命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。
今天我们在革命纪念馆展厅,可以看到几个闪着光的红色大字“还我卢德铭”,这是主席的痛呼,也是我们普通人的感叹,卢德铭的牺牲,是我们革命道路上不可估量的损失!
在烈士陵园不远处,有一所名为“卢德铭小学”的学校。在这里,老师们总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的,为新入校的学生讲起从前的故事。让革命的热血融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。
在革命烈士陵园里,我们可以看到一面高达7米的纪念碑,上面塑着卢德铭的全身像,在青山翠柏之间,有前来瞻仰烈士英容的人,满怀感动的鞠躬落泪。在片红色的革命土地下,卢德铭见证了太平盛世的诞生,愿这盛世如他所愿,人民群众将永远感谢这位英雄。
记住英雄的牺牲,我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,更应该好好珍惜!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那是因为有人曾为我们负重前行,我们应继承先辈精神,继往开来,共创辉煌!
热门新闻
- 02-03· 原创)5类207四字成果词语及运用公式收藏备用
- 03-14· 李宁老来得女对女儿寄予厚望并将公司托付日籍华人安享
- 04-11· 日籍华人嘲笑日本女记者 被日本官员痛批:只会在骂中
- 12-15· 孙兴慜出现在托特纳姆热刺队伤病名单上 病名是新冠病
- 02-16· 北京和众汇富:步长制药值得我们投资吗?
- 03-08· 511亿元资金今日流入电力设备股
- 05-22· 河南警方通报“文物犯罪”十大精品案例
- 06-07· 东北电气:低价电力设备股值得关注
- 07-08· 巴拿马凤梨首次登陆中国市场
- 12-20· 【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】“农”墨重彩描绘农业优先
- 03-02· 雪宝2020全国经销商大会圆满举办
- 05-31· 中国第4代轻武器集体亮相!未来解放军12种新枪都在这
- 06-11· 窦靖童难得走回寻常路五五分造型难掩帅气剪鲶鱼头更像
- 01-25· 我省多举措提高药品监管能力
- 04-24· 默森:热刺近来表现让人吃惊但争四能否成功仍不一定
随机推荐
- 01-06· 英国户外探险家的无人机镜头拍到“尼斯湖水怪”
- 02-01· 11幅巴斯奎特画作香港春拍期间展出
- 11-25· 保定涿州:打造乡村振兴的“鱼米产业”
- 11-28· 中医药在巴拿马:可探索多样的合作与交流
- 08-04· 微星显卡有哪些系列 微星显卡各个系列区别是什么?
- 12-02· 新三板+ App独家统计4月20日龙虎榜:星原丰泰(430233)
- 04-13· 火影忍者中志村团藏和宇智波佐助战斗中为什么那么依赖
- 01-19· 曾氏集团董事长曾沛霖谈量子计算的应用及未来发展
- 04-11· 海关门口大批外籍华人掀起回国热潮中方:中国不是收容
- 07-10· 内江这条鱼获“国字号”招牌!从饭桌美食变身为“金娃